伟德首页官网2023年人才需求計劃
專業 |
高層次人才 |
準聘副教授 |
外籍教師 |
師資博士後 |
3+3講師 |
應聘人員學術背景或研究方向 |
指标總數 |
4 |
6 |
2 |
8 |
3 |
安全工程 |
1 |
2 |
0 |
4 |
0 |
安全科學與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控制科學與工程、環境科學與工程、地球物理學、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信息與通信工程、機械工程、電氣工程、管理科學與工程(安全方向)、公共管理(安全方向)、土木工程(安全方向)、應急管理、應急技術與管理 |
消防工程 |
1 |
2 |
1 |
2 |
2 |
公安技術、經濟學、化學工程(安全方向)、光學工程、力學、土木工程、建築學、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 |
職業衛生工程 |
2 |
2 |
1 |
2 |
1 |
安全科學與工程(粉塵防治、職業健康、降溫方向)、電子信息與控制科學(監測監控方向)、環境科學與工程(大氣污染控制方向)、機械工程(過濾控制方向)、材料科學與工程(過濾與防護裝備新材料方向)、動力工程與工程熱物理(多相流、氣溶膠方向)、勞動衛生與環境衛生學、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流行病與生物統計方向)環境工程、環境監測、毒理學、職業衛生監察、微生物學、職業危害控制技術 |
總計 |
4 |
6 |
2 |
8 |
3 |
|
招聘崗位及待遇
(一)卓越學者
任職條件:國際同行公認,具有廣泛國際學術影響力的戰略科學家。年齡一般不超過70歲,全職到校工作。
引進待遇:
1.崗位:長聘教授;
2.薪酬:一人一議;
3.住房:300㎡或等值貨币補貼;
4.平台經費:2000萬元;
5.團隊建設:配備3-5名科研助手,保證每年博士生招生名額,協助組建科研團隊,全校實驗平台開放共享;
6.配偶子女:解決配偶工作,學齡子女就讀附屬學校。
(二)傑出學者
任職條件:在學科領域内取得同行公認的突出學術成就,具有較大的學術影響力和較強的組織管理能力,能帶領青年學者推動相關學科領域發展的領軍人才、學科帶頭人。年齡一般不超過60周歲,全職到校工作。
引進待遇:
1.崗位:長聘教授;
2.薪酬:80-100萬元;
3.住房: 150㎡或等值貨币補貼;
4.平台經費:600萬元;
5.團隊建設:配備1-3名科研助手,協助組建科研團隊,全校實驗平台開放共享;
6.配偶子女:解決配偶工作,學齡子女就讀附屬學校。
(三)攀登學者
任職條件:具有廣闊的學術視野和創新思維,在自然科學、哲學社會科學和文化藝術重點領域取得突出學術成果;具有助力本學科趕超國際先進水平的能力,有成為該領域學術帶頭人的發展潛力。年齡一般不超過45周歲(哲學社會科學和文化藝術類不超過50周歲),全職到校工作。
引進待遇:
1.年薪:60-80萬元;
2.住房:90㎡或等值貨币補貼;
3.平台經費:150萬元;
4.團隊建設:協助組建科研團隊,全校實驗平台開放共享;
5.配偶子女:學齡子女就讀附屬學校。
(四)特聘研究員
任職條件:在海内外知名高校取得博士學位或在海外著名大學、科研機構、著名企業從事科研工作三年以上的優秀博士、有培養潛力的青年骨幹,在相關學科領域已達到破格晉升我校教授(或研究員)的條件,經評審認定具有發展潛力。年齡一般不超過38周歲(哲學社會科學和文化藝術類不超過43周歲),全職到校工作。
引進待遇:
1.年薪:40萬元;
2.住房:50萬元;
3.平台經費:40萬元;
4.團隊建設:協助組建科研團隊,全校實驗平台開放共享;
5.子女入學:學齡子女就讀附屬學校。
(五)直聘/準聘教授(研究員)
任職條件:直聘教授(研究員)須具有較高學術水平,通過學校組織的學術評價,達到我校專業技術四級崗水平;準聘教授(研究員)須通過基層單位學術評價及學校認定。具體條件可直接咨詢相關學院(平台)或學校人力資源部。準聘崗位年齡一般不超過40周歲(哲學社會科學和文化藝術類不超過45周歲),全職到校工作。
引進待遇:
薪金年收入30-35萬元人民币。學校提供住房補貼45萬元人民币,科研平台建設經費35萬元人民币(文管類20萬元人民币)。學齡子女就讀附屬學校。
(六)特聘副研究員
任職條件:具有優秀教育背景,在相關學科領域已達到破格晉升我校副教授(或副研究員)的條件,經認定具有較大發展潛力的青年人才。年齡一般不超過32周歲(哲學社會科學和文化藝術類不超過35周歲),全職到校工作。
引進待遇:
1.年薪:30萬元;
2.住房:40萬元;
3.平台經費:30萬元;
4.團隊建設:協助組建科研團隊,全校實驗平台開放共享;
5.子女入學:學齡子女就讀附屬學校。
(七)準聘副教授(副研究員)
任職條件:具有優秀教育背景,學術成果較突出,通過基層單位學術評價及學校認定。具體條件可直接咨詢相關學院(平台)或學校人力資源部。年齡不超過35周歲,全職到校工作。
引進待遇:
薪金年收入20-25萬元人民币。學校提供住房補貼35萬元人民币,科研平台建設經費20萬元人民币(文管類12萬元人民币)。學齡子女就讀附屬學校。
(八)師資博士後
進站條件:獲得博士學位一般不超過3年,年齡一般不超過32周歲。理工類參加過國家級科研項目,文管類參加過省部級以上級别科研項目,或獲得省部級以上科技獎勵,或獲得國家發明專利,且已發表“三類高質量論文”。
引進待遇:作為後備師資培養,在站期間可不占指标評審副教授(副研究員),通過後直聘入校,享受副高引進待遇,或符合相關條件後常聘講師留校。在站期間薪金年收入20-23萬,學校另予繳納社會保險和公積金,還可享受相關單位的績效獎勵。入選“博新計劃”和“引進項目”的,國家撥付的資助待遇與學校待遇疊加享受;企業聯合培養的,企業資助和學校待遇疊加享受;培養期間待遇可超100萬。學齡子女就讀附屬學校。
(九)講師/助理研究員(3年考核合格後入編)
任職條件:取得博士學位證和畢業證。近3年,理工類參加過國家級科研項目(文管類參加過省部級以上級别科研項目)或獲得省部級以上科技獎勵或獲得國家發明專利,且已發表“三類高質量論文”(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國内科技期刊的論文、業界公認的國際頂級或重要科技期刊的論文、在國内外頂級學術會議上進行報告的論文)。年齡不超過32周歲。根據綜合考察評價結果,給予相應引進待遇。
引進待遇:薪金年收入15-20萬元人民币起,學齡子女就讀附屬學校。除此之外,還可享受以下待遇:
A類:學校提供安家費10萬元人民币(一次性到賬),提供租金補貼15萬元人民币,提供科研平台建設經費15萬元人民币(文管類9萬元人民币);
B類:學校提供安家費10萬元人民币(一次性到賬),提供租金補貼10萬元人民币,提供科研平台建設經費10萬元人民币(文管類6萬元人民币);
C類:學校提供安家費5萬元人民币(一次性到賬),提供租金補貼5萬元人民币,提供科研平台建設經費6萬元人民币(文管類3萬元人民币)。
海外人才引進專欄
(一)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海外)
項目簡介:為進一步完善科學基金人才資助體系,充分發揮科學基金引進和培養人才功能,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從2021年起設立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海外)。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海外)旨在吸引和鼓勵在自然科學、工程技術等方面已取得較好成績的海外優秀青年學者(含非華裔外籍人才)回國(來華)工作,自主選擇研究方向開展創新性研究,促進青年科學技術人才的快速成長,培養一批有望進入世界科技前沿的優秀學術骨幹,為科技強國建設貢獻力量。
申報條件:
注:具體申請條件以2022年發布的同類型項目指南為準。
1. 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海外)的申請人應當具備以下條件:
(1)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法規,具有良好的科學道德,自覺踐行新時代科學家精神;
(2)出生日期在1983年1月1日(含)以後;
(3)具有博士學位;
(4)研究方向主要為自然科學、工程技術等;
(5)在2023年4月15日前,一般應在海外高校、科研機構、企業研發機構獲得正式教學或者科研職位,且具有連續36個月以上工作經曆;在海外取得博士學位且業績特别突出的,可适當放寬工作年限要求;
(6)取得同行專家認可的科研或技術等成果,且具有成為該領域學術帶頭人或傑出人才的發展潛力;
(7)申請人尚未全職回國(來華)工作,或者2021年9月1日以後回國(來華)工作。獲資助通知後須辭去海外工作或在海外無工作,全職回國(來華)工作不少于3年。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海外)項目指南詳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網站官方公告。
2. 限項要求
(1)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海外)執行《2022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指南》中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的限項要求,同層次國家人才計劃隻能申請或承擔一項,不能逆層次申請;
(2)當年申請或正在承擔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的不得申請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海外)。
支持方式:
(1) 國家資助:
1. 國家獎勵生活補貼50萬元;
2.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提供科研經費100-300萬元,資助期限3年。
(2) 學校支持
學校為入選者提供以下待遇條件:
1.聘任崗位:直接聘任為“高端人才計劃”攀登學者,認定博士生導師資格,招生指标予以政策性傾斜。
2.薪酬待遇:年薪60-80萬元;對超出協議規定任務的工作成果予以獎勵,上不封頂。學校按照規定為受聘人才辦理社會保險、公積金等,對外籍教師辦理社會保險或購買商業醫療保險。
3.住房:按照徐州市商品房均價,提供不低于90㎡等值貨币化購房補貼,提供精裝修過渡房(拎包即住);
4.平台建設經費:不低于150萬元,具體根據學科平台和個人實際情況面議;
5.團隊建設:協助組建科研團隊,全校實驗平台開放共享;
6.配偶子女:學齡子女就讀附屬學校。
(二)特聘教授(江蘇省重點人才工程項目)
項目簡介:特聘教授計劃是江蘇省人民政府專項設立的人才計劃,旨在面向海内外引進一批高層次人才,推動若幹學科趕超國内外先進水平,提升高校人才培養質量和科技創新能力。特聘教授崗位一般在二級學科設置,所在學科對應我省經濟社會發展重點領域,一般應為國家“雙一流”(一流大學、一流學科)和江蘇高水平大學建設相關專項(優勢學科建設工程、品牌專業建設工程、協同創新計劃),省部級及以上重點學科、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重要科研基地等。
申報條件:
1.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和法律,品德高尚,學風嚴謹,身心健康,有較強的團隊協作精神和一定的組織管理能力。
2.推薦人選年齡一般不超過45周歲(1978年1月1日以後出生),已由我校授予教授任職資格。2020年1月1日至2022年1月1日期間引進到我校的海外應聘者,須有連續2年以上的全職海外科研工作經曆。2022年1月1日以後引進到我校的海外應聘者,須有連續3年以上的全職海外科研工作經曆。國内(含本校)優秀的科學研究人員也可申報。
3.來校應聘人員應學術造詣高深,主持過重大科研項目研究,在重要學術刊物上發表過多篇有較高影響因子的論文,或掌握關鍵技術,擁有重大發明專利,或在重大科技成果轉化方面取得突出成績,研究成果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在本領域國際學術界具有較大影響;科研成果無知識産權糾紛。
4.傑出和緊缺人才可适當放寬學曆學位和年齡要求。
支持方式:
1. 根據學科發展需要,為特聘教授提供不低于150萬元的學科平台建設經費。
2.學校為特聘教授提供良好的工作和生活條件,根據學校高端人才計劃實施辦法,為特聘教授提供60萬元人民币/年(稅前)的協議薪酬,聘期内根據江蘇省文件規定享受崗位津貼(免征個人所得稅),以及由學校按照國家有關規定提供的工資、保險、福利等待遇。
3.住房及其他待遇:為特聘教授提供90㎡左右住房或等值貨币補貼。并妥善解決出入境、落戶、子女入學等方面的問題。
4.學校為特聘教授提供良好的辦公和實驗條件,幫助組建科研團隊,根據需要配備工作助手。
應聘方式
請登錄伟德首页官网人才招聘系統:http://zp.hrs.cumt.edu.cn/,查看申請具體崗位及提交個人簡介,同時将應聘材料以“姓名-人才類别-院系/學科”命名(盡量整合為單個文檔),發送至學院聯系郵箱guomx@cumt.edu.cn并抄送人才引進辦公室或博士後管理辦公室郵箱。
學習地址:江蘇徐州市大學路1号 礦業科學中心
學院聯系領導:郭梅香
電話:0516-83590596
郵箱:guomx@cumt.edu.cn
我們對人才一直求賢若渴,誠邀對學院、對自己發展有信心的優秀人才加盟伟德首页官网。對于高端人才和特殊人才,學院将采取“一事一議”的政策竭誠引進。
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伟德首页官网張開雙臂歡迎您的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