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姓名:李逸舟
專業:安全工程
班級:安全17國際班
主要學生幹部經曆:安全工程2017-5班班長、安全工程2017-1國際班班長
主要榮譽:2017-2018年度校級二等獎學金,2018-2019年度校級二等獎學金,2018年度校級優秀共青團幹部,2019-2020年度國家獎學金,第六屆安全科學實踐與創新作品大賽國賽一等獎等榮譽
座右銘:生活原本沉悶,但跑起來就會有風。
笃信好學,書海無悔
仰望浩渺的星空,冬夜裡的一彎明月,正緩緩向西移去,灑落的餘輝,将地上踽踽獨行的人影拉得很長。神色的些許疲憊難掩他眼中求知的渴望,疏影橫斜,他的眼裡還有星辰與月光。
剛剛結束一天的實驗室數據處理,當李逸舟被問及是什麼支撐他砥砺前行的動力時,他笑着說:“倒是類似梁啟超先生的那句‘十年飲冰,難涼熱血’,隻要你有熱忱的心和遠大的理想,這些都不算什麼。”很難想象,在兩年前還是位“網瘾少年”的他,是如何完全放棄過去的自己,蛻變成現在的他。
“堅持與勤奮是一名優秀大學生最基本的品質之一,”他如是說到,“但曾經的我一樣也沒有。”談及他過去的大學生活,李逸舟對自己曾經虛度的時光很是惋惜。與大部分同齡人類似,在2018年整整一年的時間内,他陷入了巨大的迷茫:不清楚未來是什麼樣的,不知道未來能幹什麼;他通過網絡遊戲麻痹自己。“那一年成績一落千丈,我從專業前三掉到了專業中遊,雖然沒有挂科,但是好多門課都勉強及格。”提起那段難忘的歲月,李逸舟好似如釋重負,“也不算後悔,從一段迷茫中,最後走了出來。我發現我沒有遊戲天賦,打遊戲以後也養活不了自己,我再換條路走走。”
“博學而笃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他從未給自己的學習設限,從那段掙紮的時光裡走出來,李逸舟恍若新生。他不再局限于宿舍桌上的電腦前,而是選擇去圖書館汲取知識:文學名著、哲學典籍、曆史文獻、學科基礎文獻,種種書架旁都有他如饑似渴埋頭讀書的身影;和老師的交流與溝通也堅定了他對科研的向往,實驗室裡總能看見他笃定堅守追求實踐的神情;博五大草坪上,飛行自如的無人機是他懇切學習技能的見證人。
“印象最深的是去山西朔州的安家嶺露天煤礦,在零下15度的天氣裡,去現場采集無人機數據,太冷了。”李逸舟提及他曾經的現場工程經驗,感歎連連。也許隻有化知識為薪,燃起熊熊火焰,才能在那樣的寒冬裡暖化他的血液,将一腔熱血築成他心目中理想科研的模樣。2019年年底,他厚積薄發,利用多地收集的數據和實驗室裡服務器跑出來的結果,發表了SCI論文一篇,申請了國家發明專利兩項,并用該項科研成果參與多項創新創業賽事,最終于2020年獲得了第六屆安全科學實踐與創新作品大賽國賽一等獎的榮譽。


按照他的形容,“就像失去自由的鳥更加渴望天空,浪費太多時間于遊戲的我更加渴望學習”,走出2018年陰霾的他,從大學裡第四學期開始,每一年的加權成績名列前茅。此外,病人之病,憂人之憂。作為一班之長的李逸舟,在繁忙的學習之餘,不忘盡己所能,幫助需要幫助的人。為沒有跟上進度的同學講題,送身體不适的同學去醫院,幫助同學們做衛生值日……在他看來,盡己所能為同學排憂解難,本是無須挂齒的事。他的眼中,一個優秀的人,應該如電影《教父》中所形容的那樣:不該滿足于實現自己的個人價值,還需要全力照顧好家人、盡可能幫助善良的人、為族群發聲、為國家争榮譽。

在2019-2020學年裡,各地留下了他實踐的腳印。波蘭克拉科夫AGH科技大學、上海3M公司、山西運城地下模拟礦井、山西朔州安家嶺露天煤礦、山西忻州貓兒溝露天礦、江蘇徐州蒂森克虜伯羅特艾德環鍛公司等地,都見證了李逸舟不懈奔波的身影。在這段遍布各地的旅程中,他的實踐能力得到加強、他對于科研成果在現場的運用積累更多的心得;“正是這樣不斷接觸工程、不斷接觸現場的需求,才讓我明白科研的前路在何處”,李逸舟眼中,光停留在理論階段的科研如同空中樓閣,唯有将之服務于實際需求,才是有意義的科研成果。

他不滿足于現場的運用,緻力于将創業與科研相結合,創新推動創業,創業促進創新。在他的構想下,将多種科研成功打造成一個個産品,他的創新創業能力得到了多個賽事的認可,第六屆“互聯網+” 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全國大學生節能減排社會實踐與科技競賽、第六屆安全科學實踐與創新作品大賽,他的作品都進入省賽、國賽的舞台,得到了評委老師的大力支持與認可。
“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在李逸舟眼裡,大學生生涯正處于人生最好的一個年代。“你還有成本去無限嘗試,你還有資格去不斷犯錯,但一旦找到自己熱愛的那條路那便全力以赴。”他如是建議。正如“笃信好學,守死善道”,他選擇了自己要走的路并決心為之奮鬥終身。“永遠不要低估自己,但永遠也不要高估自己”,他擺正自己的心态和位置,選擇從書海裡汲取無限的知識,從而去創造無限的可能。
“永遠不要去後悔,你所做的一切選擇都是當時的你做出的自己的選擇”李逸舟被問到對他過去的感想時,如是說到,“如果結果不盡如人意,從現在開始還有機會,去彌補,去改變。人生是單行道,但不是隻有一條路。”希望未來的李逸舟能不忘初心,秉承如今的信念;願他未來前程似錦,笃信好學,在書海裡求知求是,人生無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