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全學院文海循迹實踐團全體成員于7月23日在壽縣縣城集合,由西門登上壽縣古城牆,并按照西-北-東-南的順序對壽縣古城牆開展了實地考察。
通過講解員的認真解說,同學們了解到壽縣是因戰争而建,從秦滅楚到抗日戰争,在壽縣共發生了17次規模較大的戰事。壽縣古城牆就是壽縣曆代戰争的見證,以弱勝強的“淝水之戰”的戰場就在壽縣。
壽縣古城牆始建于南宋,磚壁石基,城開四門,各有甕城,既擁有完整的軍事防禦體系,也具備防水防洪功能。古城牆四門,東門稱為“賓陽”,西門面對壽西湖,取名“定湖”。北門喚“靖淮”,面臨淮河,水患不斷,取此名希望淮河平靜安靖。而南門的護城河與淝水通,象征舟楫往來,商貿繁榮,賓朋四海,故取名“淝通”。其中東門為正門,其所給人帶來的震撼感也是其他三座城門遠遠比不上的。
壽縣古城牆不僅是目前國内保存最為完好的宋代古城牆,也是世界上保存最為完好的古城防守體系,直到今日它仍然守護着這座古老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