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何學秋,1961年生于遼甯,教授,博士生導師,1990年畢業于伟德首页官网并獲得我國第一個“安全技術及工程”學科博士學位。國家重大人才工程項目入選者,國家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國家反恐工作協調小組專家組專家,國家安全生産專家,全國工程教育專業認證專家委員會委員,教育部高等學校安全工程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
主要從事煤礦安全、礦山動力災害預防、安全科學與公共安全理論與技術。提出了煤和瓦斯突出機理的“流變假說”和“安全科學的統一理論---安全流變-突變論”;率先開展煤岩動力災害過程的流變破壞電磁輻射規律研究,發明了非接觸電磁輻射法預測煤岩動力災害的技術和裝備。負責承擔 “九五”、“十五”、“十一五”國家重點科技攻關、“973”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和面上項目等多項。組織開發煤礦安全信息化網絡實時監測系統和推廣示範。編著出版國家“十一五”重大工程出版規劃圖書、《中國煤礦災害防治理論與技術》、國家高等教育重點規劃教材、《安全科學與工程》、《煤岩流變電磁動力學》等10餘部專著,獲得發明專利和實用新型專利7項。在Safety Science、Journal of coal geology、地球物理學報、岩石力學與工程學報、煤炭學報等學術期刊發表190多篇論文,被SCI、EI、ISTP收錄150餘篇,被CNKI和CSCD檢索他人引用2000餘次。
獲得國家自然科學獎1項(1993),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2002,2006),中國專利優秀獎1項(2008),中國出版政府獎二等獎1項,省部級一、二等獎5項,獲得霍英東教育基金獎、中國煤炭青年科技獎各1項。